|
|
 |
您現(xiàn)在所在的位置是:首頁 >
信息公開>
煤炭 |
 |
|
|
AP-01-2019-31內(nèi)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塔拉壕煤礦 |
 |
瀏覽次數(shù):1310 【返回】 |

內(nèi)蒙古安平科技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評價項目網(wǎng)上公開信息表
2019年第4季度
|
評價項目名稱 |
內(nèi)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塔拉壕煤礦 |
|
評價類型 |
安全驗收評價 |
|
評價項目簡介 |
該項目建設名稱為內(nèi)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塔拉壕煤礦通風系統(tǒng)改造項目(以下簡稱“塔拉壕煤礦通風系統(tǒng)改造項目”),礦區(qū)位于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鄂爾多斯市東勝區(qū)境內(nèi),行政區(qū)劃隸屬東勝區(qū)銅川鎮(zhèn)管轄。
礦井于2010年11月開工建設,主體工程于2017年8月竣工,2017年12月進行了綜合驗收。由于礦井采用2-2上和3-1煤層交替單面開采方式,實際生產(chǎn)能力為3.00 Mt/a,與設計生產(chǎn)能力6.00 Mt/a不符。為了實現(xiàn)兩個盤區(qū)同時生產(chǎn),達到年生產(chǎn)能力6.00 Mt/a,礦井于2018年9月對現(xiàn)有通風系統(tǒng)進行改造,2019年7月竣工,進行聯(lián)合試運轉,2019年9月6日通過了塔拉壕煤礦通風系統(tǒng)改造項目單項工程質量認證。
礦井采用斜井開拓方式,礦井共設置四條井筒,分別為主斜井、副斜井、1號回風立井和2號回風立井。
由于2-2上煤層為局部可采煤層,而3-1煤層為全區(qū)基本可采煤層,該兩層煤設立一個水平,水平設在主采的3-1煤層中,在2-2上煤層設立輔助水平;由于6-1中煤層為薄煤層,同時6-1中與6-2中煤層間距為11.54~43.74m,平均20.98m;該兩層煤設立一個水平,水平設在主采的6-2中煤層中。因此,礦井設立四個水平,水平分別設在3-1、4-1、5-1、6-2中煤層中。3-1、4-1、5-1、6-2中煤層大巷的水平標高分別為+1385m、+1355m、+1328m、+1288m。
礦井通風系統(tǒng)為分區(qū)式,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。目前主、副斜井進風,1、2號回風立井回風,為“二進二回”。
礦井工業(yè)場地設有效容積均為750m3的高位消防灑水水池2座。消防與灑水合用一趟管道,水源取自處理后的井下排水。井下消防灑水主管路沿主斜井敷設 1 趟至井下,主管路采用φ245×7mm無縫鋼管,主運大巷、輔運大巷敷設φ108×4mm無縫鋼管,主運順槽、輔運順槽敷設φ108×4mm無縫鋼管。
副斜井井底車場附近設有主排水泵房及主、副水倉,安裝MD280-43×5型多級離心泵三臺,一臺工作、一臺備用、一臺檢修,水泵額定流量280m3/h,額定揚程215m,功率為315kW。排水管選用兩趟φ245×7mm無縫鋼管,排水管路沿主斜井敷設至地面。正常涌水時為1趟工作,1趟備用;最大涌水時為2趟工作。礦井設有主、副水倉,主、副水倉有效容積2330m3,其中主水倉有效容積1350m3,副水倉有效容積980m3。
礦井安裝KJ73X型安全監(jiān)測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一套。礦井工業(yè)場地南部建有35kV變電所1座,雙回35kV電源線路分別引自高家梁110kV變電站35kV側不同母線段母,導線型號為LGJ-240mm2,線路長度均為12.2km。正常工作時分列運行,當一回故障時,另一回可滿足全負荷用電。
地面工業(yè)場地建有固定空氣壓縮機站1座,布置在選煤筒倉附近,站內(nèi)安裝SA250A-8-10K型空氣壓縮機5臺,額定排氣量為46m3/min,壓力0.8/0.85Mpa,電機功率250kW,電壓10000V;安裝SA75A型空氣壓縮機2臺,額定排氣量為10.3m3/min,壓力1.2/1.25Mpa,電機功率75kW,電壓380V;配備3m3儲氣罐4臺。
礦井已建立井下緊急避險系統(tǒng),建有2個額定人數(shù)100人的永久避難硐室和3個額定人數(shù)20人臨時避難硐室站。 |
|
項目組長 |
王君 |
技術負責人 |
孫巍 |
過程控制負責人 |
付秀娥 |
|
報告編制人員 |
馬楠、王君、張勇、劉翔宇 |
報告審核人員 |
曲益宏 |
技 術 專 家
|
馬日華 |
|
參與安全評價工作的安全評價師 |
馬楠、王君、張勇、劉翔宇 |
|
參與安全評價工作的注冊安全工程師 |
張勇、王君 |
|
初次現(xiàn)場勘察時間 |
2019年7月19日-21日 |
|
現(xiàn)場勘察人員及主要任務 |
馬楠:項目負責人,開采單元,通風單元,瓦斯防治單元,防塵防治水供水單元,防滅火單元,防治水單元,防熱害單元,運輸單元,壓風及其輸送單元,緊急避險與應急救援單元。 |
|
張勇、劉翔宇:安全監(jiān)控、人員定位與通信單元,提升單元,電氣單元,緊急避險與應急救援單元。 |
|
王君:前言及概況,爆破器材存儲、運輸和使用單元,緊急避險與應急救援單元,安全管理單元,職業(yè)危害管理與健康監(jiān)護單元。 |
|
提出存在問題再次勘察時間 |
2019年9月20日 |
|
評價報告提交時間 |
2019年10月 |
|
評價報告評審、備案部門 |
內(nèi)蒙古煤礦安全監(jiān)察局備案。 |
|
|
|
|
|
|
|
|
|
績(1).jpg)


|
|
|
 |
|